怒加科幻
科幻小說哲幻短篇評論雜文個人資料網站連線聯絡留言
雜文

學 術

中 國 古 代 日 用 器 物

  |    |    |  



    衣 服 最 初 的 功 用 , 是 用 來 禦 寒 的 。 後 來 隨 著 人 類 文 明 的 進 步 , 衣 服 本 身 所 扮 演 的 角 色 , 更 越 趨 重 要 和 複 雜 , 已 成 為 了 文 明 的 象 徵 。 身 為 一 個 有 五 千 年 歷 史 的 文 明 古 國 , 中 國 的 衣 服 演 進 過 程 更 是 值 得 大 家 去 探 討 的 。 所 以 以 下 我 們 將 會 探 討 歷 代 服 飾 的 演 變 和 兩 件 非 常 特 別 的 衣 服 ── 龍 袍 和 金 縷 玉 衣 。

歷 代 服 飾 的 演 變   陳 港 生

史 前
    當 時 原 始 人 主 要 是 穿 著 獸 皮 , 或 者 是 由 野 生 麻 類 纖 維 製 成 的 衣 股 。 後 來 , 農 耕 逐 漸 取 代 狩 獵 和 畜 牧 , 人 們 開 始 種 麻 紡 織 , 皮 服 才 逐 漸 被 布 服 取 代 。

商 代 至 漢 代
    上 衣 下 裳 的 服 裝 形 制 , 是 由 商 代 開 始 的 。 從 當 時 的 衣 服 的 款 式 和 顏 色 , 可 見 衣 服 已 成 為 地 位 尊 卑 的 一 種 識 別 。 直 至 周 代 , 衣 服 的 款 式 已 經 是 相 當 複 雜 。
    到 了 漢 代 , 雖 然 衣 服 的 外 形 沒 有 多 大 轉 變 , 但 衣 領 便 有 分 為 「 了 領 」 、 「 直 領 」 和 「 交 領 」 三 種 ; 「 了 領 」 為 學 者 所 穿 , 「 直 領 」 則 為 婦 女 常 服 , 而 「 交 領 」 即 是 左 襟 掩 於 右 襟 , 為 男 女 常 服 。 當 時 還 以 衣 服 去 區 別 貴 賤 。 最 高 貴 的 長 冠 , 而 其 他 官 位 亦 規 定 了 各 種 不 同 的 冠 式 , 並 規 定 地 位 低 下 的 人 不 能 戴 冠 。

魏 晉 南 北 朝 至 唐 代
    到 了 魏 晉 南 北 朝 , 由 於 胡 人 入 侵 中 原 , 服 飾 開 始 分 為 二 大 主 流 。 南 方 的 服 飾 特 點 是 衣 袖 寬 大 , 下 著 圍 裳 或 是 寬 口 褲 , 如 右 圖 。 而 北 方 的 人 通 常 穿 著 小 袖 緊 袍 , 下 著 小 口 褲 。 目 的 是 方 便 騎 馬 射 箭 , 流 動 作 戰 之 用 。
    到 了 唐 代 , 衣 服 的 演 變 又 出 現 了 突 破 。 尤 其 是 在 色 彩 和 刺 繡 等 方 面 , 簡 直 達 到 當 時 世 界 的 水 平 , 唐 代 的 絲 織 品 更 是 表 表 者 。 此 外 , 當 時 婦 女 的 服 飾 亦 有 了 很 大 的 改 革 ; 在 唐 代 以 前 , 婦 女 的 服 裝 是 甚 為 保 守 的 , 在 唐 初 , 宮 女 是 要 帶 面 紗 的 , 不 過 到 了 武 則 天 死 後 , 婦 女 們 不 但 不 須 帶 面 紗 , 婦 女 之 間 更 興 起 一 種 類 似 馬 球 的 運 動 , 故 此 當 時 婦 女 穿 著 胡 服 和 窄 褲 是 相 當 流 行 的 。

宋 代 至 清 代
    宋 代 的 服 飾 基 本 上 似 唐 代 的 基 制 , 不 過 婦 女 的 服 飾 卻 再 次 變 得 保 守 。 到 了 元 代 , 衣 服 是 以 蒙 古 服 為 主 , 比 較 簡 單 樸 素 。 當 時 的 服 裝 名 為 「 質 孫 衣 」 , 特 點 是 上 衣 連 下 裳 , 衣 式 較 緊 窄 。
    明 代 的 服 飾 制 度 是 相 當 嚴 謹 的 , 所 有 官 吏 都 一 律 穿 袍 , 但 袍 上 胸 背 均 繡 有 不 同 紋 飾 的 補 子 , 例 如 : 一 品 官 的 背 上 繡 有 仙 鶴 。
    清 代 的 統 治 階 層 是 滿 族 , 故 此 服 飾 亦 保 持 著 滿 族 的 服 飾 特 點 。 此 外 由 於 統 治 者 殘 酷 地 推 行 剃 髮 易 服 , 平 民 的 服 飾 亦 出 現 很 大 的 改 變 。 馬 褂 、 衫 和 馬 甲 等 服 飾 是 當 時 男 性 的 主 要 服 飾 ; 女 性 方 面 , 滿 清 族 的 旗 袍 的 傳 入 , 打 破 了 以 往 「 上 衣 下 裳 」 的 傳 統 。 時 至 現 在 , 旗 袍 已 成 為 中 國 婦 女 的 傳 統 服 裝 了 。 此 外 , 在 官 服 方 面 , 官 帽 上 的 頂 珠 也 有 嚴 格 的 規 定 , 例 如 : 一 品 官 的 頂 珠 為 紅 寶 石 。

參 考 資 料 : 《 中 國 古 代 文 化 知 識 趣 談 》

龍 袍   李 漢 文

    我 們 都 知 道 代 表 皇 帝 的 衣 服 便 是 龍 袍 , 但 原 來 初 時 的 皇 帝 是 不 穿 龍 袍 的 。 皇 帝 穿 龍 袍 的 背 後 是 有 個 故 事 的 。
    傳 說 很 早 以 前 有 一 個 皇 帝 下 令 一 個 年 輕 的 裁 縫 替 他 造 新 衣 。 擁 有 高 超 手 藝 的 裁 縫 於 是 便 應 皇 帝 的 要 求 造 這 件 新 衣 。 當 他 正 在 用 熨 斗 熨 那 件 新 衣 時 , 在 他 面 前 突 然 出 現 了 一 個 年 輕 貌 美 的 宮 女 , 她 手 托 玉 盤 , 對 他 回 眸 一 笑 , 把 整 個 裁 縫 都 迷 住 了 。 突 然 間 , 他 嗅 到 一 陣 焦 味 , 原 來 皇 帝 的 新 衣 給 他 燒 焦 了 。 但 裁 縫 情 急 智 生 , 在 燙 焦 的 部 份 , 縫 上 一 條 青 龍 。 這 就 是 第 一 件 龍 袍 了 。
    第 二 日 , 皇 帝 穿 上 了 這 件 「 龍 袍 」 , 文 武 百 官 皆 給 它 嚇 住 了 , 不 斷 稱 讚 皇 帝 的 新 衣 。 皇 帝 十 分 高 興 , 便 決 定 給 年 輕 的 裁 縫 選 擇 宮 中 的 一 件 禮 物 , 裁 縫 便 選 了 令 他 燙 焦 衣 服 的 宮 女 。 以 後 , 裁 縫 便 和 宮 女 過 著 幸 福 快 樂 的 生 活 。

參 考 資 料 : 《 中 華 民 族 源 流 集 成 ‧ 5》

金 縷 玉 衣   陳 港 生

    這 裡 介 紹 的 兩 件 金 縷 玉 衣 , 是 河 北 省 滿 城 的 漢 墓 發 現 的 , 裡 面 包 裹 著 的 原 來 是 中 山 王 劉 勝 夫 婦 的 遺 體 。     金 縷 玉 衣 之 所 以 能 如 此 著 名 , 主 要 是 因 為 其 手 工 精 細 。
    玉 衣 總 共 有 2960枚 同 樣 厚 度 的 玉 片 , 全 是 用 金 線 穿 起 。 最 令 人 驚 訝 的 是 玉 片 之 間 距 離 只 有 0. 3毫 米 , 玉 片 四 角 用 來 穿 金 線 的 孔 只 有 1毫 米 。 此 外 工 匠 還 要 仔 細 量 度 身 體 各 部 分 的 尺 寸 , 以 決 定 玉 片 的 大 小 。 故 此 學 者 推 測 , 當 時 的 工 匠 造 這 件 玉 衣 , 可 能 要 花 上 幾 十 年 。

參 考 資 料 : 《 世 界 風 俗 ‧ 衣 住 篇 》



    遠 古 時 期 , 原 始 人 是 過 著 茹 毛 飲 血 的 生 活 , 後 來 人 們 懂 得 用 火 , 才 開 始 生 火 煮 食 ; 人 們 亦 開 始 懂 得 耕 種 , 在 農 業 上 迅 速 發 展 。 而 中 國 在 飲 食 方 面 亦 開 始 有 所 改 善 , 又 為 了 方 便 進 食 , 中 國 人 亦 製 造 出 一 些 食 具 , 以 上 的 種 種 發 展 出 中 國 獨 有 的 一 套 飲 食 文 化 , 在 此 我 們 主 要 介 紹 日 常 生 活 中 普 遍 的 飲 食 ── 茶 , 饅 頭 和 中 國 古 代 食 具 。

饅 頭   譚 浩 明

    饅 頭 是 由 古 代 傳 至 今 日 的 傳 統 食 品 , 它 的 製 法 簡 單 而 且 方 便 攜 帶 , 是 中 國 人 最 喜 歡 的 乾 糧 , 它 是 一 個 白 色 的 半 球 體 , 入 口 柔 軟 甜 美 。 在 此 我 們 會 介 紹 它 的 來 歷 和 傳 說 。

饅 頭 的 來 歷
    相 傳 饅 頭 是 在 湖 北 省 谷 城 一 帶 最 早 出 現 的 , 當 時 正 逢 三 國 時 代 , 諸 葛 亮 帶 兵 安 定 了 南 方 , 班 師 回 朝 時 , 到 達 瀘 江 時 , 遇 到 漲 潮 , 不 能 渡 江 。 當 地 老 百 姓 便 教 他 一 個 解 決 方 法 , 就 是 祭 河 神 , 原 來 祭 河 神 是 需 要 一 頭 黑 牛 , 一 頭 白 羊 和 一 些 香 燭 等 , 但 是 還 要 一 個 元 帥 的 人 頭 。 不 過 諸 葛 亮 卻 欣 然 答 應 明 天 一 定 會 把 祭 品 準 備 好 。
    第 二 天 清 早 , 諸 葛 亮 把 祭 品 準 備 好 , 眾 人 安 全 地 乘 船 渡 江 。 原 來 諸 葛 亮 所 準 備 的 人 頭 其 實 是 用 麵 粉 造 成 的 。 後 來 人 們 便 學 諸 葛 亮 的 方 法 渡 江 , 而 為 了 方 便 , 便 把 那 麵 團 搓 成 一 個 半 球 體 。

饅 頭 的 傳 說
    在 吉 林 省 民 間 , 饅 頭 又 叫 饅 首 , 這 是 和 一 個 傳 說 有 關 的 。
    相 傳 在 皇 宮 裏 有 一 個 太 傅 , 因 待 人 善 良 溫 和 , 所 以 所 有 人 都 對 他 很 好 。
    有 一 天 , 太 子 戴 著 佩 劍 出 來 玩 , 剛 巧 碰 見 一 個 木 雕 泥 塑 老 藝 人 在 雕 刻 柱 子 。 太 子 便 要 他 趴 地 當 馬 給 他 騎 , 那 老 藝 人 不 肯 , 於 是 太 子 便 要 拔 劍 殺 死 他 , 混 亂 中 太 子 不 小 心 墮 井 浸 死 。
    整 件 事 被 那 太 傅 看 見 , 太 傅 知 道 這 不 是 那 老 藝 人 的 錯 , 於 是 便 替 他 頂 罪 。 皇 上 知 道 這 件 事 後 要 把 太 傅 斬 首 。 後 來 老 藝 人 用 麵 粉 造 了 一 個 太 傅 的 假 頭 和 用 草 紮 了 一 個 身 體 , 用 這 假 人 瞞 天 過 海 。 太 傅 和 老 藝 人 便 離 開 京 城 到 他 鄉 生 活 。
    他 們 為 了 生 活 便 製 造 這 種 饅 首 賣 給 他 人 , 而 且 他 們 還 對 其 他 人 說 這 種 饅 首 可 以 贖 罪 和 得 到 吉 利 的 , 這 樣 饅 首 便 逐 漸 成 為 日 用 食 品 。
    人 們 為 了 節 省 製 造 時 間 , 把 原 來 的 人 頭 狀 饅 首 改 變 成 半 球 體 , 並 加 上 七 個 小 孔 , 串 上 紅 棗 , 最 後 逐 漸 變 成 現 今 雪 白 的 大 饅 頭 。

參 考 資 料 : 《 中 華 民 族 源 流 集 成 ‧ 8》

中 國 飲 茶 風 俗 的 發 展   黃 穎 迅

    中 國 是 世 界 上 最 早 出 現 飲 茶 的 國 家 , 後 來 才 逐 漸 流 傳 到 各 地 。 茶 的 故 鄉 在 中 國 西 南 經 過 慢 長 歲 月 , 終 於 傳 播 到 全 國 。 在 古 代 , 中 國 是 茶 葉 的 唯 一 產 地 , 各 地 所 需 的 茶 葉 都 要 從 中 國 入 口 。
    西 周 是 中 國 茶 葉 的 萌 芽 時 期 。 周 初 武 王 伐 紂 後 , 巴 蜀 等 西 南 小 國 就 曾 以 茶 葉 作 為 貢 品 。 中 原 就 在 這 時 認 識 茶 葉 。 當 時 人 們 常 將 茶 葉 作 為 蔬 菜 食 用 , 到 了 春 秋 戰 爭 時 期 , 人 們 已 知 道 用 茶 葉 做 羹 湯 ﹝ 類 似 菜 湯 ﹞ 。 到 了 戰 爭 末 期 , 由 於 戰 爭 造 成 大 量 人 口 遷 移 , 以 及 一 秦 統 一 中 國 後 , 社 會 經 濟 文 化 大 交 流 , 西 南 地 區 的 荼 樹 種 植 技 術 , 茶 葉 加 工 方 法 及 飲 法 開 始 向 中 國 其 他 地 區 傳 播 。 西 漢 為 中 國 茶 葉 的 起 步 階 段 。 當 時 文 人 , 士 大 夫 階 層 皆 有 飲 茶 之 習 , 並 開 始 講 究 茶 具 。 茶 葉 也 正 式 成 為 商 品 , 在 市 場 中 出 售 。 在 三 國 時 期 , 更 開 始 有 文 獻 記 載 製 茶 方 法 , 也 開 始 認 識 到 飲 茶 在 醒 酒 , 令 人 不 眠 的 功 效 。
    晉 至 南 北 朝 是 中 國 茶 葉 發 展 較 快 的 時 期 。 到 六 朝 時 , 茶 葉 產 區 已 遍 及 長 江 流 域 各 省 , 產 量 頗 高 。 茶 葉 在 三 國 時 仍 為 貴 族 消 遺 的 珍 飲 , 在 六 朝 時 已 成 為 一 種 「 比 屋 皆 飲 」 的 普 遍 飲 料 。 茶 葉 的 形 象 也 由 朱 門 富 官 之 物 變 成 為 檢 樸 , 廉 潔 的 象 徵 。 另 外 , 東 晉 已 有 用 茶 當 飲 料 出 售 的 記 載 。 南 北 朝 時 城 鎮 開 始 出 現 茶 寮 , 可 供 人 喝 茶 , 住 宿 之 用 , 為 茶 館 , 旅 館 的 原 型 。
    值 得 一 提 的 是 佛 教 對 中 國 茶 文 化 的 發 展 有 長 盛 不 衰 的 推 動 作 用 。 從 晉 代 起 佛 教 開 始 盛 行 , 到 南 北 朝 時 , 僧 人 至 禪 已 普 遍 飲 茶 , 以 提 神 醒 腦 , 清 心 修 行 。 至 唐 代 佛 教 大 盛 , 更 使 唐 代 荼 的 文 化 發 達 。
    唐 代 茶 葉 得 了 極 大 發 展 , 上 至 天 子 , 下 至 百 姓 , 無 不 飲 茶 。 飲 茶 的 習 俗 遍 及 大 江 南 北 。 在 當 時 更 第 一 次 出 現 茶 葉 專 著 , 那 就 是 「 茶 聖 」 陸 羽 的 《 茶 經 》 。 唐 代 飲 茶 之 風 更 傳 到 塞 外 。 西 北 各 少 數 民 族 , 本 只 喝 酪 漿 , 一 旦 領 略 了 茗 茶 之 神 , 茶 葉 就 成 為 他 們 生 活 的 必 需 品 。 但 那 些 民 族 飲 茶 的 方 法 卻 與 漢 族 的 不 同 。 藏 族 人 愛 將 茶 湯 混 入 酥 油 製 成 酥 酒 荼 。 蒙 古 人 則 習 慣 加 奶 , 鹽 和 炒 米 成 咸 奶 茶 。 後 來 茶 葉 亦 漸 漸 流 傳 到 中 國 邊 疆 的 其 他 少 數 民 族 , 而 他 們 的 飲 茶 方 法 也 各 有 不 同 。
    宋 代 茶 葉 又 有 新 發 展 。 宋 初 , 餅 茶 的 生 產 達 到 最 高 水 平 。 但 到 宋 中 期 餅 茶 的 銷 路 逐 漸 下 降 , 後 期 已 散 茶 , 末 荼 為 主 。 在 宋 代 人 們 還 開 始 在 茶 葉 上 加 上 香 料 , 做 出 香 茶 。 元 代 回 教 流 行 , 教 義 禁 酒 不 禁 茶 , 在 回 教 的 飲 食 文 化 的 形 成 過 程 中 , 融 合 了 茶 的 文 化 。 此 外 , 元 代 民 間 又 流 行 鬥 茶 。
    明 代 飲 茶 法 與 現 在 的 完 全 相 同 , 茶 葉 不 碾 碎 , 直 接 泡 飲 , 以 觀 其 真 色 , 祟 其 真 味 , 享 其 真 趣 。
    清 代 荼 館 遍 佈 全 國 , 風 景 名 勝 之 地 尤 多 。 另 外 , 各 地 也 有 許 多 低 檔 茶 肆 。 上 海 的 大 茶 樓 始 於 同 治 年 間 , 二 十 世 紀 初 又 出 現 西 洋 音 樂 茶 座 , 公 園 露 天 茶 園 等 , 一 經 興 起 , 風 傳 全 國 。 北 方 茶 館 興 盛 於 乾 隆 年 間 , 茶 館 既 可 飲 茶 , 又 是 娛 樂 場 所 。
    中 國 飲 茶 風 俗 自 古 代 發 展 以 來 , 越 趨 興 盛 , 但 到 現 在 , 因 咖 啡 和 軟 性 飲 品 如 汽 水 從 西 方 的 引 入 , 飲 茶 之 風 就 沒 像 古 代 般 鼎 盛 , 不 再 是 每 個 人 生 活 中 的 一 部 分 。 不 過 , 愛 喝 茶 的 中 國 人 還 有 許 多 。

參 考 資 料 : 《 中 國 傳 統 文 化 大 觀 》

中 國 古 代 食 具   李 漢 文

    中 國 古 人 用 的 食 器 , 水 器 , 酒 器 , 以 及 用 作 儲 藏 的 容 器 , 都 被 稱 為 「 飲 食 器 」 。 一 般 人 用 的 飲 食 器 是 陶 製 的 , 後 來 , 青 瓷 器 亦 開 始 普 及 。 富 貴 人 家 多 用 輕 巧 美 的 漆 器 , 也 有 用 少 量 的 銅 器 。 此 外 , 飲 食 器 也 有 金 , 銀 製 的 。
    在 陶 製 飲 食 器 方 面 , 秦 代 有 瓮 、 罐 、 繭 形 壺 和 蒜 頭 壺 等 。 漢 代 有 瓮 、 罐 盆 、 盤 、 碗 、 鼎 和 鐘 等 。 此 外 , 西 漢 更 有 鈁 、 豆 和 「 鴨 蛋 形 壺 」 等 。 漢 代 時 , 長 江 以 南 多 流 行 硬 陶 , 由 於 燒 成 溫 度 高 , 所 以 陶 質 較 堅 硬 , 如 匏 形 壺 、 三 足 罐 、 四 聯 和 五 聯 罐 等 , 都 具 有 顯 著 的 地 方 色 彩 。 而 東 漢 後 期 , 在 淅 江 、 安 徽 、 江 蘇 、 河 南 、 湖 北 、 四 川 和 廣 東 等 地 , 開 始 出 現 青 瓷 器 , 這 些 器 物 大 都 質 地 純 淨 , 胎 質 堅 實 , 色 澤 光 亮 。 總 括 來 說 , 秦 漢 的 陶 製 飲 食 器 , 一 般 呈 青 灰 色 , 火 候 均 勻 , 質 地 堅 實 。
    在 青 銅 製 飲 食 器 方 面 , 秦 代 有 鼎 、 盒 、 壺 、 鍪 、 勺 、 匕 、 盤 和 匜 等 , 一 般 造 型 新 穎 別 致 , 大 小 比 例 得 當 、 其 中 鍪 和 蒜 頭 壺 是 秦 代 文 化 的 典 型 器 物 。 漢 代 有 鼎 、 鐘 、 壺 和 鈁 等 , 它 們 繼 承 前 代 的 形 制 而 略 有 改 變 。 另 外 , 還 有 盤 、 杯 、 樽 、 卮 、 鑒 、 鋗 等 , 都 具 有 漢 代 的 特 點 。

參 考 資 料 : 《 中 國 文 明 史 ‧ 3》


    屋 是 人 們 每 日 活 動 的 地 方 。 家 具 是 屋 內 的 重 要 陳 設 。 每 一 間 屋 , 都 不 可 以 缺 少 的 家 具 ── 床 、 椅 、 檯 。 無 論 富 甲 一 方 的 大 商 人 , 以 至 貧 困 的 鄉 民 , 他 們 的 家 裡 , 或 多 或 少 都 有 一 些 家 具 。 所 以 從 家 具 的 設 計 、 製 造 , 我 們 可 感 受 到 中 國 傳 統 文 化 。 以 下 我 們 將 介 紹 一 些 常 見 的 家 具 。

床 榻   顏 金 桫

    床 很 早 便 出 現 於 我 國 歷 史 當 中 , 傳 說 床 是 由 神 農 氏 發 明 的 。
    到 了 漢 代 , 「 床 」 這 個 名 稱 才 被 廣 泛 使 用 , 有 臥 具 、 坐 具 稱 床 , 甚 至 其 他 用 具 也 稱 床 , 例 如 : 梳 洗 床 、 火 爐 床 和 居 床 等 。 西 漢 後 期 , 出 現 了 「 榻 」 這 個 名 稱 , 它 是 指 坐 具 , 床 的 一 種 ; 比 一 般 臥 具 矮 , 差 別 不 大 , 所 以 人 們 總 把 床 榻 並 稱 。
    另 外 , 漢 代 還 有 一 種 叫 「 胡 床 」 的 坐 具 , 它 和 普 通 的 床 榻 不 同 , 是 唯 一 一 種 高 足 坐 具 。 它 的 床 腳 前 後 兩 腳 交 叉 , 以 交 接 點 做 軸 , 可 以 翻 轉 折 疊 。
    六 朝 至 五 代 的 床 榻 , 形 體 較 大 。 到 南 宋 時 , 床 榻 保 留 唐 代 的 特 色 , 不 過 床 大 多 是 無 圍 的 , 人 稱 「 四 面 床 」 。
    明 代 時 , 流 行 著 三 種 不 同 的 床 : 架 子 床 、 拔 步 床 和 羅 漢 床 。
    清 代 床 的 特 色 保 留 著 明 代 的 風 格 , 只 是 用 材 方 面 厚 重 , 裝 飾 華 麗 , 與 明 代 家 具 的 著 重 用 料 合 理 , 樸 素 大 方 , 堅 固 耐 用 , 形 成 鮮 明 的 對 比 。

參 考 資 料 : 《 中 國 古 代 家 具 》

  顏 金 桫

    古 代 的 椅 子 出 現 於 漢 靈 帝 時 期 , 前 身 是 由 漢 代 北 方 傳 入 的 胡 床 。 由 於 唐 代 以 後 傳 入 的 這 種 椅 子 日 多 , 人 們 才 把 它 從 床 的 名 稱 中 分 開 , 叫 它 為 椅 。
    宋 代 時 , 椅 子 的 使 用 更 普 遍 , 還 流 行 出 另 一 種 款 式 ── 圈 背 交 椅 ﹝ 又 名 「 太 師 椅 」 ﹞ , 它 最 大 的 特 色 是 可 以 折 疊 。 到 了 元 代 , 交 椅 在 眾 家 具 中 的 地 位 仍 是 較 高 , 因 此 地 位 高 和 有 錢 有 勢 的 人 才 可 擁 有 。
    到 了 明 代 , 椅 子 的 形 式 有 很 多 , 名 稱 也 有 很 多 , 如 : 寶 椅 、 交 椅 、 圈 椅 、 官 帽 椅 、 靠 背 椅 和 玫 瑰 椅 等 。
  • 寶 椅 : 形 體 較 大 , 坐 面 以 下 做 法 採 用 床 榻 作 法 , 多 用 弧 腿 蓬 牙 、 內 翻 馬 蹄 的 形 式 。
  • 交 椅 : 保 留 以 前 的 特 色 , 將 帶 背 的 椅 稱 為 交 椅 。
  • 圈 椅 : 由 交 椅 顯 變 出 來 , 只 是 不 可 折 疊 。
  • 官 帽 椅 : 分 為 南 官 帽 椅 和 四 出 頭 式 官 帽 椅 兩 種 , 外 形 像 圈 椅 。
  • 靠 背 椅 : 有 靠 背 而 無 扶 手 的 椅 。
  • 玫 瑰 椅 : 椅 背 比 其 他 款 式 的 椅 低 的 椅 。

參 考 資 料 : 《 中 國 古 代 家 具 》

桌 子   顏 金 桫

    對 於 桌 子 的 起 源 , 不 少 學 者 認 為 是 源 於 漢 代 , 因 為 漢 代 有 胡 床 , 它 是 當 時 唯 一 的 一 種 高 形 坐 具 。
    高 形 桌 子 出 現 較 早 , 但 極 其 少 見 , 逐 漸 使 用 的 多 起 來 , 則 從 唐 代 開 始 。 唐 代 的 桌 面 經 常 會 繪 上 一 些 圖 案 , 這 從 傳 世 的 唐 代 名 畫 可 見 ; 到 了 五 代 以 後 , 這 種 做 法 較 為 少 見 , 但 以 圓 材 作 腿 足 的 家 具 越 來 越 普 遍 。
    宋 代 桌 子 在 制 作 上 較 前 代 又 有 不 少 的 變 化 , 使 用 了 各 種 裝 飾 手 法 , 如 : 束 腰 、 馬 蹄 、 蹼 足 , 雲 頭 足 和 蓮 花 托 等 裝 飾 手 法 ; 結 構 上 使 用 了 夾 頭 榫 牙 相 、 牙 頭 、 羅 鍋 棖 、 矮 虎 、 霸 王 棖 和 托 泥 等 結 構 部 件 。 元 代 桌 子 基 本 沿 襲 兩 宋 , 並 有 所 發 展 , 出 現 了 帶 抽 屜 的 抽 屜 桌 。
    到 了 明 代 , 桌 子 分 為 有 束 腰 和 無 東 腰 兩 種 。
    有 束 腰 桌 子 特 色 是 在 緊 貼 桌 面 下 部 收 進 一 些 , 至 牙 板 處 又 放 出 , 仍 與 桌 面 保 持 齊 平 。 無 束 腰 桌 子 特 色 是 以 四 腿 上 頭 直 接 直 撐 桌 面 , 腱 間 裝 棖 , 多 為 羅 鍋 棖 加 矮 老 形 此 , 個 別 也 有 用 牙 板 的 , 用 以 固 定 四 足 , 共 同 支 撐 桌 面 。

參 考 資 料 : 《 中 國 古 代 家 具 》


    人 類 為 了 改 善 生 活 環 境 及 質 素 , 於 進 展 的 過 程 中 , 亦 發 明 和 創 造 了 很 多 很 多 的 東 西 。 而 在 陸 上 交 通 和 海 上 交 通 之 中 , 最 偉 大 的 莫 過 於 車 和 船 的 發 明 。

車 馬   羅 國 堅

    「 車 」 的 發 明 , 可 以 說 是 令 到 人 類 的 生 活 質 素 大 大 的 改 善 。 由 古 至 今 , 車 都 是 人 類 重 要 的 運 輸 工 具 。 不 論 是 一 般 平 民 的 日 常 生 活 , 以 至 到 生 死 攸 關 的 戰 場 上 , 車 亦 發 揮 著 它 那 無 可 代 替 的 作 用 。
    一 般 來 說 , 在 古 代 的 中 國 , 車 和 馬 是 不 可 分 割 的 ; 沒 有 無 馬 的 車 , 也 沒 有 無 車 的 馬 。 所 以 古 代 車 馬 常 常 並 舉 ; 戰 國 以 前 , 車 馬 是 相 連 的 。 但 除 馬 車 之 外 , 自 古 也 有 以 牛 帶 動 的 車 。 馬 車 古 名 「 小 車 」 , 而 牛 車 則 稱 為 「 大 車 」 。
    牛 車 和 馬 車 各 擔 當 著 不 同 的 角 色 。 馬 車 的 速 度 比 牛 車 快 , 但 負 重 量 則 遠 遠 不 及 牛 車 。 所 以 , 馬 車 一 般 都 是 用 來 作 軍 事 用 途 。 相 反 , 牛 能 負 重 , 但 速 度 較 慢 , 所 以 多 用 以 載 物 。 雖 然 各 有 長 處 , 但 在 這 馬 車 被 重 視 的 時 代 , 牛 車 即 被 認 為 是 「 賤 」 的 。
    但 自 東 漢 末 年 開 始 , 牛 車 則 受 到 歡 迎 。 這 是 因 為 牛 車 行 駛 緩 慢 平 穩 而 安 全 , 車 身 高 嚴 密 , 可 以 障 帷 設 几 , 任 意 坐 臥 , 所 以 尤 為 官 遼 貴 族 們 所 喜 愛 。 這 種 喜 愛 牛 車 的 習 慣 直 至 南 宋 還 可 看 到 。
    古 代 駕 車 之 馬 也 有 特 別 的 稱 呼 。 一 車 駕 二 馬 的 為 駢 ; 一 車 駕 三 馬 的 為 稱 為 驂 , 一 車 駕 四 馬 的 則 稱 為 駟 。
    此 外 , 古 代 的 人 乘 車 時 也 有 一 定 的 禮 法 要 遵 守 。 古 人 乘 車 尚 左 , 所 以 尊 者 在 左 , 御 者 在 中 , 而 陪 乘 者 居 右 。 但 在 兵 車 的 情 況 則 有 所 不 同 。 將 帥 之 車 , 由 主 帥 居 中 掌 旗 鼓 指 揮 , 御 者 在 左 , 護 衛 居 右 ; 一 般 的 兵 車 , 則 御 者 居 中 , 而 左 邊 有 甲 士 一 人 持 弓 , 右 邊 一 人 持 矛 , 配 合 作 戰 。 但 隨 著 時 勢 的 變 遷 , 這 些 禮 法 和 規 則 便 漸 漸 被 淘 汰 了 。

參 考 資 料 : 《 中 國 古 代 文 化 實 用 手 冊 》

方 舟   羅 國 堅

    方 舟 是 古 代 水 上 的 重 要 運 輸 工 具 。 隨 著 造 船 技 術 的 進 步 , 船 的 速 度 與 載 重 量 亦 相 繼 增 加 , 從 而 促 使 了 中 國 的 運 河 的 開 鑿 , 間 接 幫 助 了 中 國 的 發 展 。 其 中 最 大 的 成 就 則 可 說 是 方 舟 的 發 明 。
    從 航 運 、 造 船 的 歷 史 中 我 們 可 知 古 代 最 早 的 水 運 工 具 是 泭 箋 。 泭 箋 通 常 分 為 竹 、 木 、 皮 、 三 種 。 它 的 載 重 量 大 , 穩 定 性 好 , 而 且 取 材 方 便 , 構 造 簡 單 , 只 要 用 繩 、 藤 捆 扎 即 可 。 但 最 大 的 弱 點 就 是 船 艙 容 易 浸 水 。 於 是 , 古 人 便 想 到 把 船 造 成 獨 木 舟 的 外 形 , 這 可 免 去 泭 箋 的 弊 處 , 但 它 不 能 抗 風 浪 。 這 樣 , 方 舟 便 應 運 而 生 了 。 方 舟 是 將 把 兩 者 合 一 , 加 寬 船 身 而 製 造 出 來 的 。 方 舟 在 構 造 上 的 主 要 特 點 之 一 就 是 「 并 」 。 所 以 , 古 書 上 又 稱 方 舟 為 「 并 舟 」 。 「 并 舟 」 之 方 法 也 有 很 多 種 。 早 期 「 并 舟 」 採 用 榫 接 , 即 是 用 堅 硬 的 樑 木 、 連 接 杆 將 間 隔 一 定 寬 度 的 兩 船 , 固 定 連 接 。 當 鐵 器 出 現 後 , 又 兼 用 鐵 釘 釘 接 , 在 堅 實 牢 固 的 樑 杆 上 再 鋪 架 平 板 , 真 正 使 兩 船 合 一 不 散 。 由 於 方 舟 船 面 寬 廣 , 善 抗 風 浪 , 便 於 運 載 和 設 置 各 種 船 上 建 築 , 因 此 大 受 歡 迎 。
    古 代 方 舟 不 但 是 貨 運 的 重 要 工 具 , 而 且 在 軍 事 上 , 也 有 著 無 可 取 替 的 地 位 。 到 晉 代 王 浚 的 「 方 并 樓 船 」 的 時 期 , 可 算 是 頂 峰 。 不 過 到 晉 後 開 始 衰 落 , 至 唐 代 以 後 亦 基 本 上 消 失 了 。

參 考 資 料 : 《 中 國 古 代 文 化 實 用 手 冊 》

   網頁設計貼士  
科幻小說  |  哲幻短篇  |  評論  |  雜文  |  個人資料  |  網站連線  |  聯絡留言

本網站適合任何瀏覽器,任何熒幕解像度。

版權所有,不得複製。 ALL RIGHTS RESERVED © 1995-2005

本網站由 Luar's Production 製作及管理,聯絡網站管理人